-
热心读者装订近200册报纸记录时代变迁
即日起,三秦都市报全媒体平台开设《一路相伴感谢有你——我与三秦都市报的故事》栏目,征集与本报有交集的新闻人物、作者、读者粉丝,以及本报通讯员,名人名家、合作伙伴等。通过一个故事、一张照片、一个老物件,以口述整理、人物寄语等形式,讲述30年来与《三秦都市报》之间的难忘故事、难舍情缘。[详细]

-
近距离感受新闻工作的魅力
《三秦都市报》关注社会热点,聚焦教育,为学生丰富了第三课堂的实践阵地,同时还在活动中融入生动鲜活的思政教育。我们学校带领学生走进三秦都市报社,在报社工作人员的引导和讲解下探访了报纸诞生之旅,还采访了报社的编辑和记者,不仅目睹了一份份带着墨香的报刊生产的过程,还近距离感受了新闻工作的魅力,体会到劳动才能创造价值。除了走进陕报社,我们学校的“三秦学生记者”还跟随报社工作人员走进田野割小麦庆丰收,深刻地感受到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详细]
-
我是《三秦都市报》的粉丝
2024年1月1日是《三秦都市报》创刊三十周年,我很是兴奋激动,因为我是《三秦都市报》忠实的粉丝,小小投稿人,可以说,《三秦都市报》伴随我一路成长。[详细]
-
“三秦”人的三秦梦
文字有力量,既微妙又强大。它既能以轻飘飘的方式表达一件事情,又能以雷霆万钧的力量直指人心。通过阅读《三秦都市报》,透过字里行间,不仅传递着信息和知识,还可以直视文字下蕴含的深意,领略文字里暗藏的玄机,感受文字中潺潺的韵味,汲取文字后莫大的动力。[详细]
-
发黄的记录簿“贴”出“报纸缘”
近日,记者在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办公室里见到被誉为“百姓律师”的许小平,知道记者的来意后,许小平从办公桌后起身,打开柜子,从里面取出一个精致的红色木盒子,小心翼翼地打开,取出一个已经发黄了的厚厚的会议记录簿对记者说:“你先看看这个。”[详细]
-
油墨馨香润心田 秦闻新语记心间
2024年1月1日,《三秦都市报》创刊整整30年。距我第一次在《三秦都市报》上刊发新闻稿件,已有十余年。[详细]
-
“暖冬行动”进社区走进杜城街道
12月18日,《三秦都市报》创刊三十周年系列活动之“暖冬行动”进社区活动走进杜城街道,17支团队热情参与。[详细]
-
“《三秦都市报》丰富了我的人生”
在西安,跑过社会新闻的记者可能对“线人”老孙都不陌生,在2014年前后,他为《三秦都市报》提供了大量的新闻线索,其中不乏一些获奖作品。昨日,谈起和《三秦都市报》的故事,65岁的孙新华说:“《三秦都市报》丰富了我的人生。”[详细]
-
骑着自行车送出第一篇通讯稿
上世纪90年代,通信方式还不发达。焦聪玲骑着自行车投出了她在《三秦都市报》上刊发的第一篇通讯稿件。从事宣传工作近20年,焦聪玲见证了《三秦都市报》的成长与变迁。[详细]
-
我是《三秦都市报》的“学生”
大学专业不怎么与文字打交道,毕业后工作也并非宣传岗位,不过,从2023年5月加入三秦都市报通讯员队伍以来,我很快告别了宣传“小白”角色,在“媒体人”的道路上越走越顺。[详细]
-
我的十二年摄影记者生涯
当一名摄影记者,真的要付出难以理解的艰辛。为了第一时间能拍到鲜活的素材,要随时做好准备出发,风雨无阻。为了找个好角度,扛起几十斤的设备,跋山涉水,只为留下瞬间最真实的记录。焦虑、失望、厌恶、沮丧,这些情绪我也有过,但也许就是性格里面那股子韧劲,让我一次次选择坚守最开始的初心。[详细]
-
“我们曾一同奋战在基层工作一线”
近日,在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城关镇旬阳坝地区,一条观光小火车项目在此动工,负责当地文旅项目开发工作的乡镇干部唐喆说。[详细]
-
“三秦都市报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媒体融合之路”
西安铁路公安处高级警长刘卫国从事宣传工作40年,见证了《三秦都市报》由最初单一的报纸,发展成了如今多层次全媒体传播平台。用他的话说:“《三秦都市报》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媒体融合之路。”[详细]
-
三秦都市报的公益路上 有我
走进敬老院、老人家中,以实际行动温暖老人的心;募集衣物、被褥和闲置书籍,为乡村孩子送去温暖;三八国际妇女节“益”起学雷锋,为环卫工、建筑女工拍下美丽瞬间……作为陕慈协初木公益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徐玉华与团队其他志愿者一起,多次参与了三秦都市报全媒体组织的公益活动。[详细]
-
那时浓浓的情感至今难以忘却
“2010年11月,我来到报社实习,记得当时被分配到了经济新闻部,那段实习经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也为我日后扎根基层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忆起当时实习的场景,张晓梅说,那时浓浓的情感至今难以忘却。[详细]
-
相濡以“墨”21年读者装订近200册报纸记录时代变迁
1份报纸,100多页读报笔记,近200册合订本,这些数字记录了83岁的薛谦和《三秦都市报》21年的缘分。11月30日,当得知三秦都市报即将迎来创刊30周年时,薛谦告诉前来采访的记者:“报纸是历史最好的见证。我今后会坚持做读报笔记,为社会和下一代留下宝贵的知识财富。”[详细]
-
热衷公益 将爱传递
身穿绿裙子和白裙子的两个小女孩,光着脚丫从滑梯上一前一后滑下来,笑容格外灿烂……近日,曾受到三秦都市报结对帮扶的章睿曦,拿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讲起了发生在二十多年前的感人故事。[详细]
-
与你同行,书写壮丽篇章
巍巍秦岭,重峦叠嶂;滔滔黄河,沃野千里。在这片华夏文明发祥地上,历史的余温默默温暖着每个陕西人。[详细]
-
谢谢你,《三秦都市报》
我去过南方的沙滩,攀登过奇险无比的华山,但没有去过西北感受独属于沙漠的美!2023年暑假“行读河西追梦丝路”夏令营让我终于领略到了西北的豪迈之美![详细]
-
我与《三秦都市报》
作为在校大学生,《三秦都市报》是我了解社会动态、拓宽视野的重要渠道。它提供了及时、全面的教育信息,让我能了解最新的教育政策、教育改革动态以及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把握教育行业的变化和发展方向,做出正确的学习和就业选择。[详细]
-
“《三秦都市报》暖民心办实事”
12月20日,得知《三秦都市报》即将迎来创刊三十周年,远在北京的老读者邓建民连夜拿起纸笔写出了他和《三秦都市报》的故事,他说:“提笔就想起好几件事,记忆里的《三秦都市报》总是暖民心办实事,我西安的家里到现在还收藏了不少阅读后的剪贴本。[详细]
-
“感谢《三秦都市报》使我成为合格的宣传工作者”
每年给家里订一份《三秦都市报》,每天再忙,也会抽出一点时间来看看报,这个“习惯”,韩城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刘玉虎已坚持了十多年。[详细]
-
“520本好书”进校园活动走进黄龙县
12月19日,三秦都市报创刊三十周年系列活动之“520本好书”进校园活动,在延安市黄龙县瓦子街镇希望小学举行。[详细]
-
“读书读报让我的生活很丰富”
“快帮我看看手机怎么设置地震预警?我这个手机能设置吗?”12月20日上午,记者在林德花园北区见到赵养狄阿姨时,她第一时间拿出当天的《三秦都市报》,指着刊登在A5版上的《手机地震预警设置你得知道》一则消息向记者询问。[详细]
-
“《三秦都市报》是我们夫妻俩的‘红娘’”
“我跟《三秦都市报》结缘已经20多年了,我们一家三口都跟它有渊源。它陪我经历了人生中最低谷的一段日子,是它让我爱上了公益事业,就连我的媳妇,也可以说是通过《三秦都市报》找的。[详细]
-
讲述平凡人的故事传递正能量
和《三秦都市报》的故事应该开始于2011年,那一年冯长涛从一所中学调入阎良区委宣传部《今日阎良》编辑部,成为了一名新闻工作者。虽然大学的专业是中文,但对新闻其实还真的是门外汉。[详细]
-
我们都是传统“年轻人”
西安市碑林区非遗棉絮画传承人咸辉与三秦都市报结缘已有多年,不过,2022年的视频采访让她再次有了初次相识的感觉,在她看来,传统的纸媒发展成为一个全媒体传播平台,跟非遗传承人“在有序传承中不断创新”的理念很相似,与三秦都市报的相识可谓一见如故。[详细]
-
白依桐:与三秦都市报一起做公益
白依桐,陕慈协初木公益志愿者服务队副理事长、陕慈协银星志愿者。见到白依桐的那一刻,记者深深感受到她身上所散发出的善良与智慧。[详细]
-
三秦都市报记者的敬业精神让我佩服
“从蹬着自行车到报社送稿件,到电脑传稿件再到现在移动端发稿,我和三秦都市报的故事,三天三夜讲不完。”三秦都市报通讯员王武名曾一天在本报刊登三篇稿件,说起当年的故事,依然记忆犹新。[详细]
-
“中国好人”曹金生与三秦都市报结缘近20年
他是“中国好人”,他是西安“寻人一哥”,他是陕西政务微博排名第一的“西安莲湖曹警官”,他是与三秦都市报有着近20年亲密关系的“超级通讯员”——曹金生。面对记者采访,曹金生坦言:“我的成长与三秦都市报的报道密不可分。”[详细]
-
与《三秦都市报》在大学时期结缘
初识《三秦都市报》,还是大学时代在西安街头的报刊亭。我大学所学的是中文专业,因此常常会在学校图书馆见到这份报纸。第一次被她吸引,是因为看到了报纸副刊上常常刊登的精致小文。[详细]
-
立志做一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
“2018年,那时候我在读大学,一次偶然的机会从朋友圈看到三秦都市报在做一项公益活动,给有需要的建筑工人捐军训服。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我立即给辅导员建议学校也可以做。”90后卢进,目前是长百集团的一名策划职员,谈起那次活动,他说,是三秦都市报给了他灵感的源泉。“[详细]
-
永远的温暖与力量
千禧年之后,陕西省新闻出版局与西北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举办了好几期的新闻工作者培训班;我记得自己与报社的一干同仁参加的是第二期。与我们同班的,还有来自省内各个新闻媒体的同行。[详细]
-
《三秦都市报》 伴我成长
三秦大地埋藏了千年的历史,中华的故事谱写在渭河之畔,秦岭之下。山河见证陕西的变迁,《三秦都市报》陪伴我成长。[详细]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03 陕ICP备05001925号-1 陕新网审字[2002]004号
新闻热线:029-82244483 邮箱:sanqincom@163.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
©2022三秦都市报官方网站